元代唐诗学之蜕变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元代唐诗学之蜕变期

元代唐诗学之蜕变期:元统、至正时期

元末唐诗学之蜕变

1333年,顺帝即位,这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长达三十六年,期间,前有伯颜之专恣,后有哈麻之乱政,顺帝本人又荒淫昏庸,故虽有贤相脱脱二度执政,但因元室内部已腐化不堪,终难挽国势衰疲之势。顺帝即位第四年(1336),湖南、山东、广东、四川等地,群雄纷起抗元;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起兵浙东,四方响应,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郭子兴、朱元璋等皆乘势而起,遂成群雄割据局面。此时元军无复当年之骁勇,且元廷内部纷争不息,国家几无宁日。经过二十年的混战,最终由朱元璋扫荡群雄,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攻克大都,结束了蒙元在中土之帝业。

身处此衰离乱世,元代诗人之情感世界与唐诗观念不得不随之而变。元中叶延祐、天历时期诗学上之倡雅正、鸣太平,至此已发生明显变化。顾嗣立从诗歌创作上论元末之变,云:

延祐、天历间,文章鼎盛,希踪大家,则虞、杨、范、揭为之最。至正改元,人才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而元诗之变极矣!明初袁海叟(袁凯)、杨眉庵(杨基)辈皆出自“铁门”。(《元诗选》初集《杨维桢小传》)

元中期诗坛,号为鼎盛,但由于宗唐“雅正”观念主导天下,使元诗人多留意于李杜、王孟、韩柳之作,追求艺术上的“谐和”之美,性情上的“中节”之正,所谓“体裁端雅,音节和平”,“舂容盛大”、“涵醇茹和”。因而,元中叶之诗歌,圆熟平稳、气象恢宏、法度森严,但不免较少个性、亦少真挚的情感。明人胡应麟批评元诗说:“宋近体人以代殊,格以人创,巨细精粗,千歧万轨。元则不然,体制音响,大都如一。其词太绮缛而乏老苍,其调过匀整而寡变幻。”(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六)这种批评针对整个元代诗坛,并不公允,倒是切中延祐诗坛之弊。到元至正年间,“元诗之变极矣”,顾嗣立以“标新领异”评之,可谓极当。这一时期,文人之性情、才情、诗情,无不展现出抗尘离俗、狷介清狂,乃至骇世惊俗的一面。杨维祯为诗坛盟主,其“铁崖体”诗歌,带着“石破天惊”的响亮,“眩荡一世之耳目”(张雨《铁崖先生古乐府序》),席卷诗坛,影响及于明人。余者如顾瑛、倪瓒、郭翼、王冕、黄公望、王蒙、戴良等,风流豪赏、标奇竞秀,使元末诗坛呈现出特有的异彩。

元末诗风之变,与其诗学观念之变深有关联,唐诗观念亦随之而变。宗唐“雅正”之格局被完全打破,“宗唐得古”的思想虽然仍在,但审美风格已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而“宗唐性灵派”则演为时代大潮,从唐诗中得其性情之真、情味之永,得其感发之厚、寄兴之远,成为取法唐诗的主体内容。

审美风格的多元化表现在这一时期对于唐人之取法更为宽泛,更少“典雅温厚、写意闲雅”(署名杨载《诗法家数》)的艺术要求,更少“平正通达,无噍杀之音”(《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藏春集》)的政治要求,因而诗人们各随性情,各有取法,杨维桢之乐府“出入于少陵、二李之间”(张雨《铁崖先生古乐府序》),顾瑛诗“清丽芊绵,出入于温岐、李贺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八《玉山璞稿》),王冕则酷好杜体,倪瓒在韦诗中寻其萧疏、幽淡,以为画意与诗情。刘禹锡之竹枝词,也在元末大放异彩,翻出“西湖竹枝词”、“海乡竹枝词”,蔚为一时风尚。王建之宫体,亦大有追摹者,其中以杨维桢、萨都剌写情最胜,风流俊爽、婉丽清美。另外,随着有元之兴,“积之日久,文轨日同”,一批西北子弟舍弓马而事诗书,涵养既深,异才并出,其中以诗名世、活跃于元末者有萨都剌、马祖常、贯云石、迺贤、泰不华、丁鹤年等,他们亦以唐人为法。戴良《鹤年吟稿序》云:“论者以马公之诗似商隐,贯公之诗似长吉。”杨维桢《竹枝词序》云:“人多宗二李,天锡(萨都剌)善学义山。”贡师泰《金台集序》谓迺贤“七言类张籍、王建、刘禹锡”。可谓千花万木,令人眼花缭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尤其在东南一隅,出现了一股宗尚李贺体的旋风。以杨维桢和“铁崖派”为核心,另有顾瑛和玉山草堂的众多诗客,以及浙东陈樵、项诇、李序等,共同掀起了宗法长吉之高潮,正所谓“元末诸人,竞学长吉”(胡应麟《诗薮·外篇》卷六),形成了文学史上的“李贺时代”。这可视为“雅正”观念离析、“盛世”之音开始淡化的结果。人们从李贺诗中得到雄奇荒幻,又熔以太白诗之豪情飘逸与义山诗之深情瑰异,形成了崇尚雄奇诡谲的诗学风尚,从而打破了元中期温婉谐和的诗学规范,亦远离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诗教准则,更多地流露了真情真性,或哀管急弦,或悲艳风流,或孤标傲世,或激越慷慨,展现着丰富多彩的性灵世界与现实人生。

这一时期,也仍有少数正统文人继续高倡元中叶宗唐雅正、风雅教化之调,主要有傅若金、戴良等人。他们怀着对盛世的怀想与追忆,完成了对有元一代宗唐雅正之音的总结。然而,身处此衰乱之世,而以治世之音相激,自然缺少元初期的雄霸和元中叶的恢宏,这种呼声终究不免有几分虚弱和空洞。

江西诗派至此已几近销声匿迹,因而,折衷唐宋派已少有声音,整个诗坛对宋诗更少关注,对唐诗更见倾心,实已初步掀开了有明一代唐诗学大繁荣、大发展的帷幕一角。

至正四年(1344),唐诗学史上第一部以“盛唐”为宗主的唐诗选本《唐音》问世。编者杨士弘,积十年之力,精心选编是书,将严羽《沧浪诗话》所倡导的诗学理论首次运用于实际的诗选之中,其编选主旨、体例结构、唐诗观念对明人影响甚大,亦直接影响到《唐诗品汇》的成书。在明嘉靖以前,其影响超过《唐诗品汇》,成为流行最广的唐诗选本。李东阳、高儒、杨士弘、胡应麟等皆对此书称誉有加,以为“非诸家所及”(高儒《百川书志》)。明人辑注、批点、重刊、和韵《唐音》者亦层出不穷。《唐音》以选本的方式,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唐诗观念,既可视为有元一代唐诗学的总结,实亦是明代唐诗学的重要源头。附:元代唐诗学蜕变期重要诗人诗论家简表姓名生卒籍贯著作官职张雨1283—1350钱塘(浙江)贞居先生诗集(未仕)李孝光1285—1350温州(浙江)五峰集文林郎、秘书监丞杨维桢1296—1370山阴(浙江)东维子文集授天台尹王冕?—1359绍兴(浙江)竹斋诗集(未仕)倪瓒1306—1374常州(江苏)清阁集(未仕)顾瑛1310—1369昆山(江苏)玉山草堂集(未仕)苏天爵1294—1352真定(河北)滋溪文稿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傅若金1303—1343新喻(江西)傅与砺诗文集广州文学教授戴良1317—1383清江(浙江)九灵山房集淮南路儒学提举萨都剌1300—1346?雁门(山西)雁门集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余阙1303—1358定居庐州青阳先生文集淮南行省左丞迺贤1309—1368祖迁居南阳金台集翰林院编修丁鹤年1335—1405?父定居武昌丁鹤年集(未仕)陈基1309—1370台州(浙江)夷白斋稿经筵检讨王逢1319—1388江阴(江苏)梧溪集(未仕)。

宗唐性灵派之风行

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吾昆山顾瑛、无锡倪瓒,俱以猗卓之资,更挟才藻,风流豪赏,为东南之冠,而杨廉夫实主斯盟。”(卷六)元末虽长期混战,然东南一隅,文人雅集仍盛况空前,形成了以杨维桢、顾瑛、倪瓒为中心的文人雅集。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东吴富家唯松江曹云西、无锡倪云林、昆山顾玉山,声华文物可以并称。”(卷一六)顾、倪属东吴三大首富,杨维桢亦为富家子弟,三家各筑亭榭,效兰亭雅集,召揽四方诗友,笙箫相和、诗酒连欢。顾瑛“玉山草堂”之三十六亭馆,倪瓒之“云林堂”、“清阁”,杨维桢之“小蓬壶”、“草玄阁”,皆秀木青篁,幽迥绝尘,古书、奇画、彝鼎、名琴陈列其间,为诗人们日常聚集之所,“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殆无虚日”(《元诗选》初集《杨维桢小传》)。其中尤以顾瑛之玉山草堂为盛。杨维桢、倪瓒亦为玉山草堂之嘉宾,杨氏更被推为玉山盟主。

《玉山璞稿》记载当时盛况云:“至正九年冬,泛舟界溪上,访玉山主人。时积雪在树,冻光着户牖间,主人榼酒宴客于听雪斋中,命二娃唱歌行酒。雪霰复作,夜气袭人,客有岸巾起舞,唱青天歌,声如怒雷,于是众客乐甚,饮遂大醉。匡庐道士诫童子取雪水煮茶,主人具绝笔,以斋中春题分韵赋诗者十人。”(《听雪斋以夜色飞花合春声度竹深分韵得声字》附西夏昂吉起文序,顾嗣立《元诗选》初集《玉山璞稿》)又:“至正辛卯秋九月十四日,玉山燕客于渔庄之上,芙蓉如城,水禽交飞,临流展席,俯见游鲤。日既夕矣,月色与水光荡摇棂槛间,遐情逸思,使人浩然有凌云之想,玉山俾侍姬小璚英调鸣筝,飞觞传令,欢饮尽酣,玉山口占二绝,命坐客属赋之,赋成,令渔童樵青乘小榜倚歌于苍茫烟浦中,韵度清畅,音节婉丽,则知三湘五湖,萧条寂寞,那得有此乐也。”(《欵歌二首》附河南陆仁良贵序,顾嗣立《元诗选》初集《玉山璞稿》)这正是元末江南文人雅士艺术化人生、性灵化人生的写照。因而,在东南一隅,形成了一个文学趣味与诗学观念均较为接近的文学集团,并成为了元末最有影响的宗唐派别宗唐性灵派的中坚。

一、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晚号东维子,山阴(今属浙江)人。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后迁为江西儒学提举,兵乱未赴。避地富春山,后游于苏杭、松江间。明兴,诏征遗逸之士修纂礼乐,杨维桢被召,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明史》卷二八五)有《东维子文集》30卷、《铁崖先生古乐府》10卷、《复古诗集》6卷。

杨维桢是整个元代诗坛,最具个性魅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清方起《古今诗麈》载:“松江吕巷有吕璜溪家,开应奎文会,走金帛,聘四方能诗之士,请铁崖为主考,试毕,铁崖为第甲乙,时文士毕至,倾动三吴。”可见其主持文柄、领袖诗坛之风采。杨维桢之诗,号为“铁崖体”,风靡一时,出入其门下的诗人,有上百之多杨维桢尝自称:“吾铁门能诗者凡百余人。”(《元诗选》初集《玉笥集》引),明初“吴中四士”高启、张羽、杨基、徐卉,亦皆脱胎于“铁崖体”。故宋濂《杨君墓志铭》称:“声光殷殷,摩戛霄汉,吴越诸生多归之,殆犹山之宗岱,河之走海,如是者四十余年。”足见影响之大。

杨维桢之“铁崖体”,融铸了汉魏之高古与李白、李贺之雄奇、浪漫,“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很好地实践了元人“宗唐得古”之主张。张雨为《铁崖先生古乐府》作序时称:

廉夫上法汉魏,而出入于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参法汉魏,出入二李,这正是“铁崖家法”。《四库全书总目·铁崖古乐府》亦称其“奇矫始于鲍照,变化极于李白,幽艳奇诡,别出蹊径,歧于李贺”(卷一六八)。以晋参唐,以唐追晋,实是元人极普遍的主张,杨维桢以其性情所近,更尚奇嗜古,放乎六朝而归准老杜,以李白骑鲸之气、长吉鬼仙之灵,融液于胸,因而,诗风“奇矫”、“变幻”、“幽艳”,纵横豪丽,遂成元末之奇观,其眩人耳目者正在于此。

铁崖之好尚奇峰,亦有矫弊之意,《四库全书总目·铁崖古乐府》称:“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维桢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根柢于青莲、昌谷,纵横排奡,自辟町畦。”(卷一六八)元末飞卿之体流行,末流误入柔媚,诗风如词,维桢以奇险相救,力振卑靡,遂“纵横排奡,自辟町畦”。但有时亦不免矫枉过正,流于怪诞荒奇,以致非议四起,甚而为明人王彝诋为“文妖”明人王彝作《文妖》极诋廉夫,称其“以淫词怪语裂仁义、反名实,浊乱先圣之道”,“柔曼倾衍”、“狡狯幻化,奄焉以自媚”。责之过苛,实有违公允。《文妖》见《王常宗集》卷三。。《四库全书总目》评“铁崖体”:“其高者或突过古人,其下者亦多堕入魔趣。故文采照映一时,而弹射者亦复四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八《铁崖古乐府》)较为持平。

杨维桢的唐诗观念与其诗歌创作较为一致,但更趋向平正,因而,标举杜体之处甚多,或者也是有意从理论上建立更具范式意义的取法原则,以补济其嗜奇之失。其云:“删后求诗者尚家数,家数之大,无止乎杜。”(《李仲虞诗序》,《东维子文集》卷七)以杜为取法的第一大家,这是从诗法上推尊杜诗。又称:“观杜者不唯见其律,而有见其骚者焉;不唯见其骚,而有见其雅者焉;不唯见其骚与雅也,而有见其史者焉。此杜诗之全也。”(《李仲虞诗序》,《东维子文集》卷七)以杜诗之美,集骚、雅、史、律之大全,这是从诗体、诗境上推许杜诗;在《梧溪诗集序》中,杨维桢又云:“杜诗者,《春秋》之诗也,岂徒史也哉。虽然,老杜岂有志于《春秋》者,《诗》亡然后《春秋》作,圣人值其时,有不容已者,杜亦然。”直以“圣人之意”称许杜诗,这是从诗人性情上推崇杜甫,推之极矣。可见杨维桢的唐诗观念中亦内蕴了儒家思想之根基。

但是,杨维桢论诗的核心,乃在“性情”,其云:

诗者,人之情性也,人各有情性,则人各有诗也。得于师者,其得为吾自家之诗哉?(《李仲虞诗序》,《东维子文集》卷七)

这与元初赵文诸人之主张颇为相近,亦是提倡诗中之“我”,诗中之“情”。又云:

认诗如认人,人之认声认貌,易也;认性,难也;认神,又难也。习诗于古,而未认其性与神,罔为诗也。(吴复《铁崖先生古乐府序》引杨维桢语)

“声”与“貌”,诗之格调;“性”与“神”,诗之性灵。学唐学古,终必得其“性”与“神”,惟在性灵上与古人相融无间,妙合无垠,才能千载相知,“悠然若莫逆”(《张北山和陶集序》,《东维子文集》卷七),这是其“宗唐得古”而终通于“性灵”、归于“性灵”所在。因而,杨维桢“宗唐得古”诗论性灵化的倾向已十分突出。他之取法汉魏、李唐,绝非追摹字句、刻画诗章,实欲得汉唐之性情、神气,唯如此,才能文气相通、诗情相融、人我无间。否则“务工于语言,而古意寖矣,语弥工、意弥陋、诗之去古弥远”(《潇湘集序》,卷一一)。“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吴复诗录序》,卷七),实为其所鄙弃。

如何得诗之性情,这是杨维桢论诗的关键,在《剡韶诗序》中,其云:

或问诗可学乎?曰:“诗不可以学为也。诗本情性,有性此有情,有情此有诗也。上而言之,雅诗情纯,风诗情杂;下而言之,屈诗情骚,陶诗情靖,李诗情逸,杜诗情厚。诗之状未有不依情而出也。虽然不可学,诗之所出者不可以无学也。声和平中正必由于情,情和平中正或失于性,则学问之功得矣。

这里,杨维桢以“情”论历代特出之诗,风、雅、屈、陶、李、杜,皆因“情”而异,因“情”而姿态万千,“情”为诗之根源。“情”固不可学,但是,性情又须学问涵养,汉魏高古、唐人雄健,皆足以洗涤心肺,剔尽俗骨,滋养性灵。因而,杨维桢之“性灵”,非一任天然、放纵无涯之谓,其云:“局于方,拘才之过也;纵于圆,恣情之过也。”(《沈生乐府序》,卷一一)“肆口而成者,情也;具四工者,才也”(《沈生乐府序》,卷一一),兼才与情,方妙绝一世。可见杨维桢之性灵,乃濡染诗书,而发之至情,是“真”与“美”之兼、“情”与“才”之合。这是江南文人雅士理想的审美境界,甚至是理想的生存方式。《明史·文苑传》载其事迹,云:

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卷二八六)

此情此态,仿佛晋、唐人风度,狂态可掬,又清气逼人。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心灵所创作的诗歌,所倡导的诗歌主张,自无道学气,亦绝陈腐味。因而,他之取法唐人,唯得其情,得其美,少有成见横亘于胸。“天籁之风骨”与“镜上之情致”(《渔樵谱序》,卷一),实各具其美,因而“梦得竹枝,长吉锦囊,飞卿金荃,致光香奁,唐人各擅,至老铁乃奄四家有之”(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六)。

杨维桢才情相兼、性情与学问相济的诗学观念,实即师心与复古之奇特融合,因而,“无形中性灵说上又涂泽一些格调的色彩”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页125。《赵氏诗录序》一文,即体现了杨维桢的性灵与格调相兼的诗学思想,其云:

评诗之品无异人品也,人有面目骨体,有情性神气,诗之丑好高下亦然。风、雅而降为骚,而降为《十九首》,《十九首》而降为陶、杜,为二李,其情性不野,神气不群,故其骨骼不庳,面目不鄙。嘻!此诗之品,在后无尚也。下是为齐、梁,为晚唐、季宋,其面目日鄙,骨骼日庳,其情性神气可知已。

然诗之情性神气,古今无间也。得古之情性神气,则古之诗在也。然而,面目未识,而谓得其骨骼,妄矣;骨骼未得,而谓得其情性,妄矣;情性未得,而谓得其神气,益妄矣。(《赵氏诗录序》,《东维子文集》卷七)

他把诗歌分成“面目”、“骨骼”、“情性”、“神气”四层来论,且一层深于一层,然又彼此相通。一方面,四者中,最根本的乃诗之“情性”与“神气”,这是好古学唐的归趣所在、目标所在、意义所在,“诗之情性、神气,古今无间,得古之情性、神气,则古之诗在也”。另一方面,他以性情、神气,通于面目、骨骼,则其“性灵”中又有“格调”之意了。诗不可无性情,而情性不离面目、骨骼,情性有高下,欲求情性之高,必取法于汉魏、唐人,取法其高古之体、浑健之格,因而,其“性灵”不离“格调”、师心兼而师古,由此而开明代诗论之端绪。宋濂《杨君墓志铭》云:“君遂大肆其力于文辞,非先秦、两汉弗之学,久与俱化,见诸论撰。如睹商敦周彝……寒芒横逸,夺人目睛,其于诗尤号名家,震荡凌厉,骎骎将逼盛唐。”这种倾向已与前、后七子颇为相近了,明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论似已呼之欲出。

这里,杨维桢以“四层”论诗,标举历代诗之至者,风雅而下,骚、《十九首》、陶、杜、二李,其情性、神气、骨骼、面目四者兼而有之。其于唐诗人,他特为标举杜甫、李白、李贺三位,则与他诗歌创作“出入少陵、二李”,颇为一致。此三人之合,正代表了他审美理想中“元气”、“奇气”、“逸气”之合。

对李贺诗之推重,由元初北方刘因开其端,元中叶刘将孙从“情”之角度出发亦颇为倾心,至元末杨维桢诸人方蔚为大观。除了铁崖诗人外,另有浙东东阳陈樵、李裕、李序、临海项诇等,亦皆步武长吉,嗜其才,怜其情,因而元末诗坛,秋坟磷火,仙人烛树,一片奇彩、奇光、奇气。陈樵诗如“野鹿避人悬树宿,溪鱼乘水上山来”、“朱鲤有灵时出穴,白狐生火几经秋”(《飞雨洞》)、“近从月里种花去,遥见鼎湖飞叶来”(《碧落洞》),李裕诗“酒阑指剑凭凌起,当筵直立相睥睨。骷髅青血凝冷光,西入咸阳五千里。白虹贯日日不死,祖龙犹是秦天子。人间遗恨独荒凉,袅袅哀声流易水”(《阳台引》),皆颇得长吉之“势”;项诇亦“善学李长吉”(黄溍《项可立墓志铭》引陈孚语),诗如“骷髅已无泪,古恨埋石扃”(《吴宫怨》)、“鬼雄骑鼋潮际上,暗藤如山走漆镫”(《江南弄》),亦具鬼仙之气。李序十七岁即追和李贺乐府,顾嗣立称其佳篇“杂诸昌谷集中,亦咄咄逼真”(《元诗选》三集《李序小传》)。

杨维桢之“性情”观,与元初僻居乡野,崇尚天机、天籁的赵文所倡之“翛然于溪水之上”、“浩然于天地之间”的性灵之音,与元中叶刘将孙“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清介之音,皆有不同。“宗唐性灵”之倡,由元初遗民之音,到元中叶隐士之音,变为元末雅士之音,更具恣情风流意味、叛逆精神、个性自由之追求,他们放情诗酒、鸣琴作画,特立独行、狂狷忤物,高标至情与至美,实已具有了近代人文主义之色彩。

二、顾瑛及玉山诗人

几乎所有“铁门”诗人,皆为顾瑛玉山草堂常客,他们的诗篇多见于《草堂雅集》。元末几十年,杨维桢为两浙三吴之诗坛盟主,顾瑛则是诗坛盟会的东道,二人于江南诗事之盛最具推动之功。

顾瑛(1310—1369),一名阿瑛,别名德辉,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顾氏家族为江浙首富,《明史·文苑传》称其“家世素封,轻财结客,豪宕自喜”(卷二八五)。年三十,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集录鉴赏,度无虚日。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卜筑玉山佳处(即玉山草堂),其中,“园池、亭榭、馆阁、声伎之盛,甲于天下”(《元诗选》初集《顾瑛小传》),天下胜流,多往游其间,成为元末二十余年东南文人最大的活动中心。

顾瑛非仅具豪兴,亦“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八《玉山璞稿》),明人称其“在当时能以侠胜,诗笔特其余耳”(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引杨支硎语)。顾嗣立《寒厅诗话》云:“廉夫当元末,兵戈扰攘,与吾家玉山主人领袖文坛,振兴风雅于东南。”顾瑛大部分诗已佚,今仅存500余首,收入《玉山草堂集》2卷、《玉山璞稿》2卷、《玉山逸稿》4卷。

《四库全书总目·玉山璞稿》称顾瑛诗“清丽芊绵,出入于温岐、李贺间,亦复自饶高韵”(卷一六八),杨维桢在《两淛作者序》中称道顾瑛诗“放乎六朝而归准老杜”,评价甚高。今观《玉山璞稿》,虽与维桢多相唱和,但与“铁崖”诗风迥然有别。“铁崖”以奇矫、雄霸擅才藻,“玉山”则以温婉、幽澹出清迥。顾瑛酷好杜甫诗,“玉山草堂”之命名,即出自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但他未取杜体“瘦硬枯淡”之格,亦未能得其“浑健”,而是自少陵上参谢朓,下取长吉、义山、飞卿,得深婉、清迥之美,高者自有高韵深致,下者难免不入纤靡绮艳。这也正代表了元末“铁崖体”以外,东南诗国另一股诗学风气。观下边二诗可以略知“铁崖体”与玉山主人诗风之别。其一为杨维桢之《鸿门会》,另两首为顾瑛之作。《鸿门会》全诗如下: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狳。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余。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将军下马力拔山,气卷黄河酒中泻。剑光上天寒慧残,明朝画地分河山,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

顾瑛《以炯如流水涵青苹分韵得流字》:

幽人雅爱玉山好,肯作清酣竟日留。梧竹一庭凉欲雨,池台五月气涵秋。月中独鹤如人立,花外疏萤入幔流。莫笑虎头痴绝甚,题诗直欲拟汤休。

《湖光山色楼口占》诗:

天风吹雨过湖去,溪水流云出树间。楼上幽人不知暑,钩帘把酒看虞山。

《鸿门会》,元气淋漓,奇气流荡,想落天外。“撞钟饮酒”、“碧火吹巢”,“气卷黄河”、“石破青天”,真有股诗中“天子气”。诗后附其门人吴复语:“先生酒酣时,常自歌是诗,此诗本用贺体,而气则过之。”顾诗神思幽清、适然寄意,以澹为绮,亦见唐韵。顾瑛其它诗如“谩是羁情浓似酒,独怜世事薄于云”(《次龙门琦公见寄二首》之二),“秋江更待澄如练,击楫中流缓缓归”(《九月九日复游寒泉登南峰有怀龙门云台二首》之二),亦或见恻怆,或得婉惬,均不失朗彻,正有“以晋参唐”之风。

从至正八年(1348)起,玉山草堂便定期举行觞咏之会,持续十七年,直至元亡始废,影响极大,参与者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释子、道流、声伎。《明史·文苑传》载云:“四方文学士,河东张翥、会稽杨维桢、天台柯九思、永嘉李孝光,方外士张雨、于彦、成琦、元璞辈,咸主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暨饩馆声伎,并冠绝一时。而德辉才情妙丽,与诸名士亦略相当。”(卷二八五)这仅是其中的佼佼者。清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之甲前集列有“玉山草堂饯别寄赠诸诗人”名单,共37人,这远非玉山诗人的完整名单。《草堂雅集》收有诗人近80人此书传本较多,有始柯九思,终释自恢,凡74人者;有始陈基,终释自恢,凡75人者;还有录79人者。。可见玉山雅集规模之大、影响之广。

顾瑛汇集当时胜流于玉山草堂宴集倡和之作,编为《玉山名胜集》12卷、《草堂雅集》13卷、《玉山纪游》1卷。《四库全书总目·草堂雅集》称:“元季诗家,此数十人括其大凡,此十余卷具其梗概,一代精华,略备于上。”(卷一八八)因而,这些诗集较为真实、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诗坛风气、审美趋向与文人心态。

《四库全书总目·玉山名胜集》极赞玉山雅集,以为与金谷、兰亭,辋川、云溪并美,皆为千古之雅事《四库全书总目·玉山雅集》称:“考宴集唱和之盛,始于金谷、兰亭;园林题咏之多,肇于辋川、云溪;其宾客之佳、文词之富,则未有过于是集者。虽遭逄衰世,有托而逃,而文采风流,照映一世,数百年后,犹想见之。录存其书,亦千载艺林之佳话也。”(卷一八八),顾嗣立亦云:“缅想当年草堂文酒之会,真吾家千载一佳话也。”(《元诗选》初集《顾瑛小传》)足见后世对玉山雅集之嘉许。《玉山璞稿》、《玉山名胜集》无不体现了元末文人优游诗酒、烟云供养的诗意生活,或许,这种纯然艺术的生活方式比他们的诗作本身具有更强的魅力,更大的影响力,从那些诗序的随意记载中,无不弥漫着一股性灵的、艺术的空气。

杨维桢《玉山记》云:“昆隐君顾仲瑛氏,其家世在昆之西界溪之上。既与其仲为东西第,又稍为园池别墅,治屋庐其中。名其前之轩曰‘钓月’,中之室曰‘芝云’,东曰‘可诗斋’,西曰‘读书舍’,后垒石为山,山前之亭曰‘种玉’,登山而憩住者[曰]‘小蓬莱’,山边之楼曰‘小游仙’,最后之堂曰‘碧梧翠竹’,又有湖光山色之楼,过浣花之溪,而草堂在焉。所谓‘柳塘春渔庄’者。又其东偏之景也。临池之轩曰‘金粟影’,此虎头之痴绝者,合而称之则曰‘玉山佳处’也。”(《玉山璞稿》)这就是“玉山佳处”:“钓月”、“芝云”、“可诗”、“种玉”、“金粟影”,正是玉山诗人们晨夕相对、流连诗酒的地方。或即兴小集,或逢节令,举行盛大的觞咏之会,不拘形迹,自适其兴《玉山璞稿》之《画舫和换崖韵》诗序载:“玉山主人引娄水其居之西墅为‘桃花溪’。侧水之亭四楹,上篷下楹,傍棂翼然似舰窗,其沈影与波动,若有缆而走者。杨廉夫尝吹铁笛其中,客和小海之歌,不异扣舷者之为。中无他长物,唯琴瑟笔砚,多者书与画耳。”此类记载比比皆是,可见玉山诗人集团艺术化、性灵化之生活。。尽管身外已是四面楚歌,但他们仍寻求“诗意的栖居”,诗中未尝没有无常之悲,“歌斯哭斯,以终余年”玉山主人尝作生圹,自为铭曰:“嘉树蔽日,凉飔散烟。展席藉草,待月临川。簪盍既合,饮芳割鲜。歌斯哭斯,以终余年。”见《玉山璞稿》之《金粟冢中秋日燕集》一诗附。,但更多的是以纯然艺术的心灵,观山水之清姿,发琴樽之佳兴。这里面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艺术精神的兴起,对后世文人的生活、艺术均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文学艺术,历来渗杂着太多哲学、政治的因素,因而,文人兼为学者、官宦者为常态。文学观念中“言志”、“载道”之论作为主流思想,使艺术的精神、审美的意义退而为其次。魏晋作为“人的自觉”、“文的自觉”时代,一度以“缘情”为重心,而元末江南文人则以艺术化生存的方式,再次把艺术与哲学、政治诸因素分别开来,他们奇矫的性情、脱逸于常规的行为、醉心于艺术的心灵,实是对尘俗的反叛,对性灵的高扬。中国近代艺术精神的萌芽、明清“性灵派”之源头实始于此。因而,“宗唐性灵派”之大行,不仅体现在杨维桢诸人的诗学主张上,更渗透在这些诗人的生活状态之中,其行为、性情无不展现着“才”与“情”之兼、“真”与“美”之合。

玉山诗人集团的文学观念较为接近,皆是以性灵相标榜,以唐为宗,兼参汉魏古意。杨维桢于元末诗人最标七家:顾瑛、李孝光、项炯、陈樵、倪瓒、张雨、断江,谓“阅十有余年,仅仅得七家”(杨维桢《两淛作者序》,《东维子文集》卷七)。他们皆是玉山常客,诗皆存于《草堂雅集》之中,杨维桢细数其诗学渊源,云:

仲容(顾瑛)、季和(孝光),放乎六朝而归准老杜;可立(项炯)有李骑鲸之气,而君采(陈樵)得元和鬼仙之变,元镇(倪瓒)轩轾二陈而造乎晋汉,断江衣钵乎老谷,句曲(张雨)风格,夙宗大历,而痛釐去纤艳不逞之习。(《两淛作者序》,《东维子文集》卷七)

虽仅举七家,亦见玉山诗人之宗尚,归准杜诗,兼得二李,此正与“铁崖”同调。但另一方面,如《四库全书总目·鹿皮子集》所称,陈樵“七言学温庭筠,以幽艳为宗,七言近体学陆龟蒙”(卷一六八),顾瑛“出入于温岐、李贺间”,可见玉山诸诗人对飞卿等婉艳诗风较为青睐。“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八《铁崖古乐府》),因而,又形成了元末诗坛柔艳清婉的诗学风气。这是玉山诗人的一大特点。

玉山诗人群从总体上代表了元末诗坛之风气,性灵的生活、宗唐之主张,成为了元明之际的诗学主潮。玉山诗人较少诗论流传,他们的文学观念即渗透在他们的生活与创作中。雅集赋诗,分题、分韵赋诗,是他们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元诗选》之《玉山璞稿》中收录的全部分韵赋诗的用韵出处,可以略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诗学观念(见附表)。玉山草堂分韵赋诗情况一览表

用韵出处分韵诗名作者朝代诗题诗句《可诗斋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平声字分韵得方字》无名氏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以对酒当歌为韵赋诗如左于匡庐属瑛序数语为识》曹操汉《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以红药当阶翻分韵得翻字》谢朓南朝《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

苍苔依砌上。《以危楼高百尺分韵得危字》李白唐《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碧梧翠竹堂以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分韵得星字》杜甫唐《夜宴左氏庄》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以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平声字分韵得如字》杜甫唐《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春晖楼以攀桂仰天高分韵得高字》杜甫唐《八月十五夜月》转蓬行地远,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