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集句诗创作考察(同光宣时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清代集句诗创作考察(同光宣时期)

清代集句诗创作考察(同光宣时期)

清穆宗同治(1862~1874)、德宗光绪(1875~1908)、末帝宣统(1909~1911)是清代最后三个王朝,共50年,占“大清十帝”总年数的19%。现将其间集句诗集(卷)的创作情况考察如下(无法确定时代的排列在后)。

1.唐存一《静轩集唐诗抄》八卷、《补遗》五卷、《补遗续编》四卷,今皆存。唐存一,字伯始,绵州人,以善集唐著称。《清人别集总目》“唐存一”条载:“《静轩集唐诗抄》8卷《补遗》5卷《补遗续编》4卷,同治8年(1869)刻本(上图)。”

2.何桂清《使粤吟》三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六“生于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816~1820)”中“《使粤吟》三卷”条载:

何桂清撰。桂清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卒于同治元年(1862)。字根云,自号五华山房主人,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兼户部右侍郎。咸丰六年出任两江总督。以疆吏失城之罪被清廷处决。此《使粤吟》三卷,道光四年广东正文堂刻,云南省图书馆藏。何桂清致自娱主人等书札,近年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清人别集总目》“何桂清”条载:“《使粤吟》3卷,道光4年广东正文堂刻本(滇图)。”据网上相关资料,《使粤吟》乃集句诗集。

3.宋祖骏《律陶》一卷、《律杜》一卷,今皆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六“生于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816~1820)”有“《朴学庐集》十卷”条:

宋祖骏撰。祖骏字伟度,江苏长洲人。所撰《朴学庐集》十卷,内文钞一卷、诗钞五卷、外集钞文一卷、律陶一卷、律杜一卷、诗钞一卷。同治四年(1865)刻,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4.李应观《碧桃轩集唐》四卷,今存。《湖北艺文志》卷十三《集五·别集类五》载:“《碧桃轩集唐》四卷。清李应观撰(《黄冈志》)。应观,原名大坊,字言斋,黄冈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官达县知县。”《清人别集总目》“李应观”条载:“《碧桃轩集唐诗》4卷,咸丰6年醉月山房翻刻黄岗李氏家藏本(上图、川图、山东师大)。[附]李应观,原名大方,字言斋,黄岗人。”《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六亦著录此书。

5.陈淑英《集句》二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六“生于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816~1820)”中“《竹素园诗钞》二卷”条载:

陈淑英撰。淑英字德卿,福建莆田人。同县诸生翁焕妻,兆兰、兆熊母。所撰《竹素园诗钞》二卷,附《诗余》一卷、《集句》二卷,咸丰九年(1859)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又同治六年刻,福建省图书馆藏。又光绪三年刻,首都图书馆藏。

《清人别集总目》“陈淑英”条载:“《竹素园诗集》2卷《集句》2卷,咸丰9年刻本(中科院);同治6年刻本(闽图、南开);1964年抄本(福建师大)。[附]陈淑英,女,字德卿,莆田人。嫁道光29年举人翁焕文。”

6.华嵘《集唐人句》一卷,今存。华嵘(1821~1863),字藕船,号味鲜,云南昆明人。《清人别集总目》“华嵘”条载:“《味鲜集试帖》2卷附《集唐人句》1卷,光绪15年粤西奉议州官廨重刻昆明华氏丛刻本(《丛书综录》)。[附]华嵘,字藕船,昆明人。”《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七载此集云南省图书馆藏。

7.吴仰贤《集杜诗附存》一卷,今存。《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吴仰贤《集杜诗附存》一卷”条载:

吴仰贤(1821~1887),字牧驺,室名小匏庵。嘉兴(今属浙江)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入翰林院,改官云南知县,擢知府,迁云南迤东兵备道。后引疾辞归。著有《小匏庵全集》。《清史稿·艺文志四·集部·别集类》著录其《小匏庵诗存》六卷,另有《小匏庵诗话》十卷。生平事迹见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郭荣光《芝林悼友录》二集。吴氏著有《小匏庵全集》,其中有《集杜诗附存》一卷,为光绪八年(1882)刻本。未见有单刻本。

8.李寿萱《谷诒堂集古诗抄》初、续集十三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李寿萱”条载:“《谷诒堂集古诗抄》初续集13卷,光绪15年戎州晚香斋刻本(川图)。[附]李寿萱(1821~1893),字荫棠、映生,号慕莲,新繁人。官叙州训导、蓬州学正。”

9.沈寿榕《玉笙楼集古诗抄》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沈寿榕”条载:“《玉笙楼集古诗抄》1卷,光绪19年刻本(上图、南图、川图、杭大)。[附]沈寿榕(1824~?),字朗山,号意文,晚号蟠叟,海宁人。官至广东布政使。”

10.谭国恩《集陆别编》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谭国恩”条载:

《写趣轩近稿》2卷《旧稿》3卷《集陆别编》1卷,光绪19年日本横滨刻本(北图、南图、川图、皖图、中科院、湖南师大、日本现存清人文集目录)。[附]谭国恩,字彤士,新会人。光绪12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广西候补知府。

11.冯清宇《集句诗》一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七“生于道光元年至五年(1821~1825)”中“《香雪斋诗集》二卷”条载:

冯清宇撰。清宇字栋臣,山东泰安人。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生。入山东机器局当差。此集清钞本,《续修四库提要》著录。卷上为古今体诗八十余首,卷下为集句六十首。

12.何咸宜《集陶诗》二卷,可能已佚。何咸宜,生卒年不详,浙江淳安县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优贡出身,同治三年(1864)曾都修都江堰。同治何氏笃庆堂影宋本《陶渊明文集》有何咸宜跋云:

咸丰丁巳(1857)乞假锦城,有集陶诗四十首,陆次山别驾序以付梓。己未(1859)以后守保宁,复得诗四十首,马子贻大令跋以付梓。海昌沈意文观察见而击节,为集陶文序之,意到笔随,文如己出,并出示所藏琴川毛氏影宋本陶集,书仿苏文忠,真善本也。比年东南兵燹,重罹焚书之厄,南北宋椠本从此不可多得。意文怂恿翻刻,爰倩姚铨卿学博手摹开雕,亦以见意文之酷爱陶集,性有同嗜,且能公诸同好云。同治二年仲秋朔日浙东何咸宜跋。

13.蔡泽宾《集陶诗》三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蔡泽宾”条载:“《集陶诗》3卷,光绪13年刻本(赣图)。[附]蔡泽宾,德化人。”《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八“生于道光六年至十年(1826~1830)”有“《蔡泽宾诗集》一卷”条:“蔡泽宾撰。泽宾为福建德化人。此集钞本,江西省图书馆藏。又有《集陶诗》三卷,光绪十三年刻,江西省图书馆藏。”徐效钢《庐山典籍史》所记更详:“《集陶诗》3卷,清蔡泽宾撰。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江蔡氏家刻本。”

14.丁尧臣《蕉雨山房集唐酌存》五卷,今存。丁尧臣(1831~?),卒年不详,字又香,浙江绍兴人,清末医家。《清人别集总目》“丁尧臣”条下载:

《蕉雨山房集诗抄》6卷《集唐》5卷《附编》1卷,光绪7年写刻本(中科院、南开)。按:中科院一部为诗抄3卷,另一部为集唐2卷,诗抄4至8卷,缺1至3卷。《蕉雨山房诗抄》8卷《续集》2卷《诗余》1卷《集唐酌存》5卷《附编》1卷。光绪7年丁氏刻本(上图、辽图、皖图、粤图)。[附]丁尧臣,字又香,会稽人。

《蕉雨山房集唐酌存》集前有作者自序,作于光绪辛巳(1881)秋。又卷二《庚辰元日》诗中“头颅五十过”句。庚辰即光绪六年(1880),此年作者50岁,则可以推断其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

15.周天麟《水流云在馆集杜诗存》一卷、《集苏诗存》一卷、《集唐诗抄》八卷,今皆存。周天麟(1832~?),字石君,号水流云在馆主人,丹徒人,历官泽州知府。有《水流云在馆诗抄》。《清人别集总目》“周天麟”条载:

《水流云在馆集杜诗存》1卷《集苏诗存》一卷,光绪17年石印大字本(豫图、诸暨)。《集苏诗存》,石印本(洛阳)……《水流云在馆诗抄》10卷《集杜诗抄》2卷《集苏诗抄》2卷《集唐诗抄》8卷《集唐词抄》1卷《试帖》2卷,光绪21年刻本(中科院、北师大、南开)。[附]周天麟,字石君,丹徒人。官泽州知州,晋道衔。

16.奕《萃锦吟》八卷,今存。奕(1833~1898),号乐道堂主人,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封恭亲王。据《清人别集总目》,《萃锦吟》有多种版本传世:

《萃锦吟墨稿》,同治光绪手稿本(北图);《萃锦吟残墨》,清季抄本(北图);《恭亲王萃锦吟》15卷,同治刻本(华东师大);《萃锦吟》18卷,光绪11年刻本(北师大),光绪19年刻本(旅大);《萃锦吟》8卷,光绪11年刻本(杭大),光绪16年江苏书局刻本(北图、台湾史语),光绪18年重刻本(南开),光绪刻本(南图);《萃锦吟》14卷,光绪刻本(南图);《萃锦吟》11卷,光绪18年广东抚署重本(北图、赣图、粤图)……《乐道堂文钞》《续诗抄》《萃锦吟》8卷,台北文海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52辑……

17.孙毓汶《迟盦集杜诗》一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九“生于道光十一年至十五年(1831~1835)”中“《游盘山诗》一卷”条载:

孙毓汶撰。毓汶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字莱山,一作莱衫,山东济宁人。咸丰六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军机大臣,官至兵部尚书,谥文恪。所撰《游盘山诗》一卷,附《迟盦集杜诗》一卷,德化李氏木犀轩钞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游盘山诗诗共十二首,集杜诗凡四十余首。诸诗遒劲工整。

18.吴虬《春闺思集唐》一卷,《咏梅集古》百首,不知存亡。吴虬,生平、事迹不详,安庆人。光绪间《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三“安庆府以诗文名者”载:“吴虬,著《囊中草》十卷,《江上草》四卷,《香园草》六卷,《春闺思集唐》一卷,《咏梅集古》百首。”

19.汪芳钟《天美遗集》,今存。汪芳钟,字伯英,黟县人。光绪间《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五引《黟县志》云:“汪芳钟,字伯英,黟县附生。读书宏博有根柢,爱才睦族,行善乐施。所著诗文及《集唐诗》,殁后门人裒刻之,曰《天美遗集》。”《天美遗集》,今存清道光刻本,藏吉林大学图书馆。

20.王允中《集唐秋思草》九卷,不知存亡。王允中,生平、事迹不详。光绪朝《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一引《泰祁县志》载:“《集唐秋思草》九卷,王允中撰。”《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中有一个王允中(?~1741),字号为精一、金岩,安徽寿光人,不知是否其人。

21.叶圭《集古近存》六卷,不知存亡。叶圭,字桐封,余干人,生平、事迹不详。光绪间《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一引《采集书录》载:“《笔闲检存诗集》十二卷、《集古近存》六卷、《回文诗》一卷、《忠胜诗钞》一卷,叶圭撰。字桐封,余干人。”

22.王启绚《集唐诗》《集陶诗》《回文集句》,不知存亡。王启绚,常宁人,生平、事迹不详。光绪间《湖南通志》卷二百五十七引《县志》载:“《学古编》、《岳麓草》、《集唐诗》、《集陶诗》、《回文集句》,常宁王启绚撰。”

23.左文科《集古三百篇》,不知存亡。左文科,零陵人,生平、事迹不详。光绪间《湖南通志》卷二百五十七引《县志》载:“《集古三百篇》、《有恒堂诗汇》,零陵左文科撰。”

24.任瑛《梅花书屋集梅》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任瑛”条载:“《梅花书屋集梅》1卷,道光刻咏梅集古合璧本(《丛书综录补编》)。[附]任瑛,字伯英,号梅亭,海盐人。”《清代人物生卒年考》有“任瑛”(1803~1884)其人,字憩裳,江苏宜兴人。两个“任瑛”的里居不同,但距离不远,而且后一个“任瑛”的生卒年跨越了道光年间(1821~1850),其文集有条件在道光年间刻板印刷,所以笔者怀疑二者可能是同一个人。

25.史久榕《麝尘集》不分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史久榕”条载:“《麝尘集》不分卷,光绪16年刻本(中科院)。按:系集李商隐诗而成。”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卷七“专造一应旌旗袍襖一员”条中载:“竹坪曾集玉溪生诗七律八十首,七古一首,五律五十首,共刻之,题曰《麝尘集》。”其后的笺注云:“史久榕,号竹坪,浙江山阴人。”《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生于道光六年至十年(1826~1830)”中“《麝尘集》一卷”条载:“史久榕撰。此集辑入《剪秋簃丛书》,光绪十六年刻,首都图书馆藏。”

26.蔡寿臻《集句选钞》二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九“生于道光十一年至十五年(1831~1835)”中“《虚受斋全集》三十六卷”条载:

蔡寿臻撰。寿臻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卒年不详。字鹤君,浙江桐乡人。官直隶武清、顺天宛平知县。所撰《虚受斋全集》三十六卷,内……《集句选钞》二卷、《浮生琐言》一卷。稿本,三十六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

27.徐兆丰《集句》一卷,今存。《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载其生卒年为1836~1908。《清人别集总目》“徐兆丰”条载:

《香雪巢诗抄》12卷《续抄》1卷《集句》1卷,光绪30年龙津使署刻本(北图、南图、粤图、南开、厦门、台大)。[附]徐兆丰,字乃秋,号癯道人,江都人。廷珍子。同治13年(1874)进士,官至延津邵道。年74卒。”

28.王祖荫《集古篇》一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生于道光十六年至二十年(1836~1840)”中“《蓉谷偶存集》四卷”条载:

王祖荫撰。祖荫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卒年不详。字敬庵,号蓉谷,江苏丹徒人。所撰《蓉谷偶存集》三卷,附联语一卷,光绪六年刻。内分《余生稿》、《浪迹吟》、《集古篇》诸集,集各一卷。又有光绪十六年活字本,《蓉谷偶存文集》今存卷上,录文十五篇,目录后附注称“原选二十六篇,俟有余力续刻”,盖未全梓。以上皆藏南京图书馆。

29.陈肇兴《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今存。陈肇兴,《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传篇、人物表篇)》载:

陈肇兴,字伯康,彰化县治人。初设教里中,咸丰三年(1853)入邑庠,旋补廪膳生。先是章邑初建,诗学未兴,士之出庠序者,多习制艺,博科名。道光季年,高鸿飞以翰林知县事,聘鹿港宿儒廖春波主白沙书院讲席,始以诗、古文辞课士,鸿飞亦时莅讲席,为言四始六义之教,间及唐、宋、明、清诗体。一时风气所靡,彰人士竞为吟咏。肇兴与曾维桢、蔡德芳、陈捷魁、廖景瀛等尤杰出。九年,中式,是年补行八年戊午正科乡试。同治元年,戴潮春起事,肇兴适奉命往南北投办理联庄事宜,遂避居牛牯岭,谋纠义旅,援官军。七月,谋刺潮春,不中,几滨于险。闰八月,复避入集集内山。集集为内山要隘,民番杂处,俗强悍,不读书。肇兴窜身其间,激以义,闻者感动。夜则秉烛赋诗,追悼阵没,语多凄怆,题曰《咄咄吟》。三年,事平,肇兴旋彰化,仍设教于里,及门多成材,著有《陶村诗稿》六卷,与《咄咄吟》二卷合刻行世。(据《台湾通史》、《陶村诗稿》)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8辑所载陈肇兴《陶村诗稿》卷七有《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并序)》,皆为五律。其序云:

仆本恨人,时逢丧乱。窜身穷谷,跣足空山;忍死以待王师,抆泪而呼子弟。效班彪之论命,欲悟隗嚣;值钱凤之泄言,几危温峤。东奔西走,昼伏宵行。听口炮之声,则泪随响落;望旌旗之师,则魂逐云飞。于焉取杜诗而读之,茫茫百感,如在目前;渺渺千秋,如同夙构。凄风苦雨,悉古人已涉之途;断简残编,即我辈欲宣之蕴。爰寻章而摘句,因会意以成文。有唾皆珠,无牙不慧。盖国家之慨,前后同归;亦哀怨之音,古今一致云尔。

30.郭阶《集选诗》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郭阶”条载:“《集选诗》1卷,光绪25年刻春晖杂稿本(《丛书综录》、日本人文、东洋)。[附]郭阶(1842~?),号春晖,蕲水人。”《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迟云阁稿》十卷”条:“郭阶撰。阶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年不详。号春晖,湖北蕲水人。所撰《迟云阁诗稿》一卷、《文稿》五卷、《集选诗》一卷,辑入《春晖杂稿》,光绪十五年刻,南京图书馆藏……”《湖北艺文志补遗》卷六《集部三·别集类三》载:“《集选诗》,清郭阶撰(有传本)。”

31.邹宝僡《云锦天衣集》二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一“生于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841~1845)”条载:“邹宝僡撰。宝僡字镜堂,江苏丹徒人。侨居武林。游俞樾之门。工书画。此《云锦天衣集》二卷,光绪十年刻,上海图书馆藏。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复印本。”陈玉莹《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邹宝僡”条云:

邹宝僡(?~1884在世),京江(今江苏镇江市北长江河段人)。字镜棠。俞曲园高足。工书法,生平喜集句。1884年以所集诗二百余篇,刊行问世,仁和徐琪(花农)为题签,曰《云锦天衣集》,著称一时。

32.戴锡钧《采百集》二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戴锡钧”条载:“《采百集》2卷,光绪铅印本(上图、湘图、南图、安徽师大、台湾故宫)。[附]戴锡钧,字艺郛,又字鸿慈,长洲人。同治13年进士,曾随李鸿章督办河工。”《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载其生卒年为(1846~?)。《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一“生于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841~1845)”载:

《不薄今斋时文》一卷、《采百集》二卷,戴锡钧撰。……又有《采百集》二卷,陈焯、缪荃孙序,集汉魏六朝唐人诗为五七律若干首,光绪十三年铅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33.李晋熙《漉云斋集句》十一卷,今存。李晋熙(1848~1910),字春卿,号芸友,海康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十六年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仕至滁洲知州。《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有著录。据《学苑汲古》(高极古文献资源库读者检索系统),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漉云斋集句》八卷,为民国雷城内西街道南印书局铅印本,线装八册(缺3)。

34.赵嵩芝《集句》,今存。《清人别集总目》“赵嵩芝”条载:“《小脉望馆诗草》附《尺牍》《集句》《看花吟》,宣统元年石印本(北图、上图、南图、南开)。”《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二“生于道光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846~1850)”中著录《小脉望馆诗草》,不分卷。

35.王树柟《集李杜苏黄》,今存。《清代杜诗学文献考》“王树柟《集李杜苏黄》”条载:

王树柟(1851~1936),字晋卿,号陶庐,又号绵山老牧。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人。年十六入邑庠,十七食廪膳,二十举优贡,朝考以教谕候选。光绪二年(1876)举于乡,受吴汝纶聘,主讲信都书院。二十年成进士,以主事分户部,选授四川青神知县,署资阳、新津、富顺。后因事解职,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旋因荐以道员候补。二十九年,入京陛见,授平庆泾回化道,擢新疆布政使。1914年充清史馆总篡。1929年主讲萃刊书院。著有《陶庐文集》十二卷、《陶庐文集外篇》一卷、《文莫室诗集》八卷、《文莫室诗续集》十卷等等。生平事迹见尚秉和《新城王公墓志铭》、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十。《集李杜苏黄》,为光绪三年(1877)抄本。《成都杜甫纪念馆馆藏杜集目录》著录。

36.沈韵兰《集唐诗》一卷,今存。沈韵兰(1853~1916),字淑英,浙江杭州人,或作江苏常州人。沈韵兰是女诗人、女画家。《清人别集总目》“沈韵兰”条下载:“《倚梅阁诗集》4卷《集唐》1卷《诗续集》1卷《词抄》1卷《词续集》1卷《哀志》1卷《哀辞》1卷,民国5年铅印本(北图、南图、苏大、湖南师大、常州)。[附]沈韵兰(1853~1916),女,字淑英,钱塘人。沈子宜女,武进瞿倬继妻。”胡文楷《历代妇女著述考》著录了宣统三年刻本:

宣统三年辛亥(1911)排印本。有沈同芳撰传略,叶尔恺像赞,邓蓉镜、丁同绍、冰仙女史序,瞿倬、沈兆褆后序,方毅书后。凡诗四卷、续集一卷、集唐一卷、词钞一卷、续集一卷。末附哀志哀词。

37.张先棠《岭南集古诗卷》不分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三“生于咸丰元年至五年(1851~1855)”中“张先棠《岭南集古诗卷》不分卷”条载:“张先棠撰。此集宣统三年刻,一册,湖南省图书馆藏。”《清人别集总目》所载相同。

38.胡钦《赐阁外集(集李诗)》,今存。《清人别集总目》“胡钦”条载:“《赐阁外集(集李诗)》,光绪刻本(安庆)。”《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三“生于咸丰元年至五年(1851~1855)”“《赐阁外集》残存二十八卷”条载:

胡钦撰。钦字德斋,福建长汀人。同治十二年举人。《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乙集》卷四载,著《赐阁诗集》。今存《赐阁外集》三卷,光绪三十年刻,江西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别存其集写本三种:……一为《赐阁外集》,存卷五至三十二,清钞本,湖北图书馆藏。

39.许懋和《集其清英集》一卷,今存。《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三“生于咸丰元年至五年(1851~1855)”中“《在山小草》四卷”条载:

许懋和撰。懋和字质人,又字云琴,安徽黟县人。同治十二年举人。受知于罗惇衍、马恩溥。所撰先有《集其清英集》一卷,录《文选》集句诗文二十八篇,有其父识语及同县黄德华题词,光绪二年藜照堂刻,安徽图书馆藏。后编为《在山小草》四卷,光绪二十六年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40.王以慜《檗坞诗存别集》二卷、《檗坞集唐杂感诗》一卷、《檗坞诗存集杜》二册、《鲛拾集》,今皆存。王以慜(1855~1921),又名以敏,字梦湘,一字子捷,号檗坞,湖南武陵(今常德)人。《清人别集总目》“王以敏”条有:“《檗坞诗存别集》2卷(集李商隐诗),光绪29年江西官书局石印本(上图、南图、粤图、赣图、复旦)……《檗坞集唐杂感诗》1卷,清刻本,皖图。”《清代杜诗学文献考》载:

《檗坞诗存集杜》,二册,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署“武陵王以敏梦湘集”。卷首有吴庆焘序。共集杜诗七律226首。后尚有集李商隐诗句112首,总题为《鲛拾集》。《成都杜甫纪念馆馆藏杜集目录》著录。

按:疑《鲛拾集》即《檗坞诗存别集》二卷。

41.易顺鼎《集韩》一卷,今存。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实父等,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其《集韩》实为集联,不当收入本书,可是又与一般的集联不同,接近于集句诗。其集前《自序》云:

集联者,多杂集唐、宋各家,或专集杜及苏、黄各家,集韩绝少,然韩句瘦硬排奡,较诸家为可喜。冰师命专集韩句,乃得百数十联,以韵排次之,可得诗数十首。读者不得谓此非韩诗也。丁未(1907)三月易顺鼎实父。

42.强镇川《集句诗》一卷,今存。据杨参政《强镇川先生传》,强振志(1858~1930),号镇川,宝鸡人,以号行。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多次应举不第。科举废止后,讲学于金台书院。著有《陶陶斋诗集》《记生篇》等书。《陶陶诗集》共两卷,民国间刻本。卷一为集句诗,分为《山居杂咏五绝集句六十首》《山居杂咏五律集句六十首》《山居杂咏七绝集句六十首》《山居杂咏七律集句六十首》,共240首。卷首有徐冲霄、谭善述序。此书不见于各种著录,承蒙其后人宝鸡市政协工作的强文先生以复印本赐赠,在此特致谢意。

43.赵黼鸿《集句》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赵黼鸿”条载:“《狷庵诗抄》6卷《集句》1卷,民国排印本(北图)。[附]赵黼鸿,号狷庵,汉军正白旗人。光绪21年(1895)进士。”

44.哑道人《借浇集》一卷,今存。哑道人即吴怀青,其事迹后文有专门考证。《清人别集总目》“哑道人”条载:“《借浇集》一卷,民国3年上海国光书局排印本(南图、北师大)。”

45.爱新觉罗·载滢《一山房集陶》二卷、《红楼集咏》六卷、《清素堂丛稿》二卷,今存。爱新觉罗·载滢(1862~1909),字湛甫,奕次子。号怡庵,别号清素主人、云林居林,室名云林书屋、一山房。董文成《清代满族文学史论·清宗室文人文学书目》“载滢”条载:“《一山房集陶诗》(上下卷),铅印二册。(藏国家图书馆)”然《清人别集总目》误作“章滢”:“《一山房集陶》二卷,聚珍仿宋排印本(北图)。”李治亭《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卷三《清宗室诗词》部分介绍得最为全面:

载滢(1861~1909),字湛甫,号清素主人,又号怡庵居士、云林居林。忠恭亲王奕之次子。封贝勒。因事获罪,居北京西山戒台寺“闭门思过”。散居中著书自娱,所著多为集古之作。

现存著作有:《红楼集咏》,1函,6卷,成集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此著专集唐人诗句,吟咏《红楼梦》一书。索句遍及《全唐诗》,连序文都是集唐人之句而成,费功浩繁。有抄本传世。《一山房集陶》,1函,2卷,成集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此著专集陶渊明句成诗,自谓陶冶性情之作。有抄本传世。《清素堂丛稿》,1函,2卷,成集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系作者的一部自选诗词集,其中亦以集古为多。作品年代跨度较大,有抄本传世……

46.王同贤《集句吟》一卷,不知存亡。《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五“生于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四年(1861~1865)”中“《寻源堂集》八卷”条载:

王同贤撰。同贤生于同治二年(1863),卒年不详。字俊青,湖南益阳人。所撰《寻源堂诗集》四卷、《文集》四卷,民国二十四年湖南益阳琼城书局石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诗集前有光绪三十四年庄士源序,又普化陈忠盟、沅江聂大英题词。卷一《旧存吟》,卷二《赘世吟》,卷三《集句吟》,卷四《卧游吟》,附《诗法备考》。末二卷有目无诗……

47.徐兆玮《集义山诗稿》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徐兆玮”条载:“《集义山诗稿》1卷,稿本(常熟)。[附]徐兆玮(1867~1940),字少逵,号虹隐,常熟人。光绪15年进士,官编修。入民国任国会议员。”

48.廉泉《南湖集古诗》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廉泉”条载:“《南湖集古诗》1卷,小万柳堂丛刊本(《丛书综录》)。……[附]廉泉(1868~1931),字惠卿,号南湖,别号岫云山人,无锡人。光绪20年举人,官礼部郎中。民国后创办竞志女中、上海文明书局。”《北京史地风物书录》载:“《潭柘纪游诗》一卷、《南湖集古诗》一卷,廉泉著。民国六年(1917)小柳堂聚珍仿宋本一册。”

49.刘廷琛《集陶》,不知存亡。鲁勇、鲁军《历史的诉说:清宦与青岛》中《潜楼主人刘廷琛》云:

刘廷琛(1868~1933),字幼云,晚号潜楼老人。江西德化(今九江)人。

……刘廷琛光绪甲午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又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陕西提学使。升任学部侍郎,任职期间,担任过光绪轮班进讲,分任《贞观政要》一书。“所撰讲义,多指论时政,直言敢谏,取得张之洞器重。”

戊戌变法虽遭慈禧扼杀,仍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如“兴学堂,废科举”。建立清朝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刘廷琛为第一任监督(校长)。

不久,清帝退位,民国建立,刘廷琛举家迁居青岛。

……刘廷琛著作有《集陶》、《增订经济举要》、《潜楼文稿》四卷、《贞观政要》二卷、《资议》二卷。

50.许承尧《集傅青主诗句》不分卷,今存。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许承尧(1874~1946),字际唐,号芚公、疑庵,安徽歙县人。《清人别集总目》“许承尧”条附其小传云:“许承尧,字际唐,一字讷生,歙县人。光绪30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入民国任安徽都督府高级参谋、甘肃省府秘书长等职。”《安徽书目文献》载:“许承尧(歙县人)……《集傅青主诗句》不分卷,钞本,一册(安博)。”

51.孙肇圻《缀珍集》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孙肇圻”条载:

《缀珍集》附词,民国二年铅印本(北图、南图、豫图、无锡、常州);民国十九年铅印本(湘图、豫图、复旦、镇江、无锡)……[附]孙肇圻(1881~?),字北萱,号颂陀,无锡人。振烈子。宣统元年拔贡,入民国为省议员。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八“生于光绪二年至二十二年(1876~1894)”中“《箫心剑气楼集》五卷、《缀珍集》一卷”条载:

孙肇圻撰。肇圻生于光绪七年(1881),卒年不详。字北萱,号颂陀,江苏无锡人,振烈子。宣统元年拔贡,二年朝考一等,殿试二等。辛亥后办教育研究所,民国十年自金陵赴沪习商。今存集四种:……又有《缀珍集》一卷,皆集龚自珍诗作,凡诗九十五首,附词六阕,钱基博为之序,民国十九年铅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

52.谢世瑄《松桂堂集句诗》,今存。《清人别集总目》“谢世瑄”条载:“《松桂堂集句诗》,民国9年乐山石印本(川图)。”谢世瑄,晚清人,1912年在四川绥德知州任上。著有《毛诗义述》十二卷、《念佛元旨》一卷等。

53.味莲氏《惜花怨集唐律》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味莲氏”条载:“《滇中官场竹枝词》1卷《惜花怨集唐律》1卷,光绪27年刻本(滇图)。按:作者别号浣花溪主。”

54.项继贞《集唐诗二十律》,今存。《清人别集总目》“项继贞”条载:“《集唐诗二十律》,清抄本(中大)。”

55.孙明经《衲杜集》一册,今存。《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孙明经《衲杜集》一册”条载:“孙明经,清人。生平、事迹不详。《衲杜集》一册,抄本,署‘栘陈孙明经集’,《成都杜甫纪念馆馆藏杜集目录》著录。

56.李廷璧《跨鹤轩集唐诗》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李廷璧”条载:“跨鹤轩集唐诗》1卷,版本待考(南图)。[附]李廷璧,南平人。”

57.易暹恒《集唐诗钞》,不知存亡。《湖北艺文志》卷十三《集五·别集类五》载:“《近圣堂诗钞》、《集唐诗钞》,清易暹恒撰(《采访册》。暹恒见《四书类》)。”

58.沈遐清《集唐诗》二卷,不知存亡。《湖北艺文志》卷十四《集六·别集类六》载:“《墨绣窠文集》、《素卿诗钞》十卷、《集唐诗》二卷,清沈遐清撰(《应城志》)。遐清,应城陈运隆室,《列女》有传。”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亦录其《集唐诗》二卷。

59.陈纯仪《集古散心斋诗文》,不知存亡。《湖北艺文志补遗》卷五《集部二·别集类二》载:“《集古散心斋诗文》,清陈纯仪撰(《沔阳志》)。纯仪,字象贤,沔阳人。”

60.郭铗《指鸿轩律古》,不知存亡。《湖北艺文志补遗》卷六《集部三·别集类三》载:“《指鸿轩律古》,清郭铗撰(《潜江志》)。”

61.林文翰《集句诗存》一卷,今存。《清人别集总目》“林文翰”条载:“《避庵诗存》1卷《集句诗存》1卷,民国7年排印本(南图)。”

62.谢鼎镕、吴闻元等《三家集陶诗》一卷,今存。谢鼎镕乃陈衍的学生,当为清末民初人。据“中国图书网”和“中国书网·稀缺代寻分站”所载,有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一册。

63.无名氏《集句桂花诗》一卷,今存。《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集部》载:“《集句桂花诗》一卷。清抄绘本,一册。”

64.休休居士《集谚语诗》一组七首,今存。休休居士,四名人,真实姓名和具体实际不详。李宝嘉《南亭四话》卷四载:“四名某生自号休休居士,滑稽者流亚也。曾作集谚语七律以自嘲,读之令人绝倒,录之。”

65.许巢云《辛亥纪事集句》,今存。许巢云,事迹不详。《十朝诗乘》卷二十四“许巢云辛亥纪事集句”条:

许巢云枢部,余僚婿也。集玉溪多首,纪辛亥之变,有云:“西来双燕信休通,井络天彭一掌中。管、乐有才原不忝,韩公本意在和戎。明珠可贯须为佩,彩服何由得尽同。一自《高唐赋》成后,至今云雨暗丹枫。”注谓“川人争路,朝廷屡促赵季和制军,绳以峻法。赵致电枢相,力争之,谓川中匪氛遍地,长江莠徒,在在思逞。稍一不慎,危及大局,某不敢当其重咎。执法不纳”云云。世皆以卤莽咎赵,观此足正其失。后成都乱,赵将赴川边,未行遇害。详见别著《洞灵小志》。又云:“湓浦书来急雨翻,紫兰香径与招魂。岩花涧草西泠路,重碇危桥白日昏。过客不劳询甲子,明神司过岂令冤。汉江远吊西江水,叠嶂千重叫恨猿。”注谓:“吊冯星岩中丞。”星岩自浙抚调赣,变作,离南昌,行至九江,仰药死。事闻,予恤如例。又云:“得宠忧移失宠愁,欲为东下更西游。枉教紫凤无栖处,猜意鹓雏竟未休。郭令素心非黩武,阿童高义镇连秋。莫惊五胜埋香骨,望喜楼中忆阆州。”注谓:“吊端忠敏公。”公自直督罣吏议,颇怏怏。是年起督办汉粤川铁路,附和阳湖“国有政策”。川乱作,鄂防方亟。瑞莘儒制军忌其偪处,力劝督师入川,且以川都之,公遂西上。赵季和亦不欲其至,乃徘徊中道。鄂事起,所制皆鄂军,颇有异志。公亦知之,而不能制。急趋资州,卒及于难。又云:“肠断斑骓送陆郎,黄河欲尽天苍苍。空闻虎旅传宵柝,已报周师入晋阳。检与神方教驻景,古来才命两相妨。君怀一匹胡威绢,亦要天花作道场。”注谓:“吊陆文烈、文节父子。”晋阳之变,文烈被戕,文节殉之,事已见前。又云:“生年二十有重封,百尺方资柱石功。应共三英同夜赏,怜君孤秀植庭中。柔肠早被秋眸割,换骨神方上药通。东有青龙西白虎,碧帘迢递雾巢空。”注谓:“吊良赍臣军使弼。”赍臣以宗潢领兵典禁卫,为当道所忌,被狙击死。又云:“皇天有运我无时,一夕南风一叶危。死忆华亭闻唳鹤,风亭大树撼熊罴。求之流辈岂易得,却是君王未备知。早勒勋庸燕石上,休言圆盖便无私。”注谓:“吊朴仁山将军、松鹤龄制军。”制军死闽难,将军率驻防兵,力战数昼夜,兵败遇害。当时恤谥犹未及。又云:“莫损愁眉与细腰,漳滨卧病意无憀。汉廷急诏谁先入,楚厉迷魂逐恨遥。陂路绿菱香满满,茂陵松柏雨萧萧。鱼游沸鼎知无日,神剑飞来未易销。”言项城再起,以楚督督师,寻遂入阁。又云:“金陵王气应瑶光,虏骑奔腾忽一狂。却笑吃虚隋炀帝,只因无奈楚襄王。空糊赪壤真何益,共助青楼一日忙。心铁已从干镆利,何劳荆棘始堪伤。”注谓:“张少轩提督力守金陵,寻权江都,锐图勘定。乃孤军据险,饷援俱绝,中枢实抑勒之。”又云:“临老中原见朔风,潼关地接古弘农。漫夸鹙子真罗汉,本为留侯慕赤松。顾我有怀同大梦,舍生求道是前踪。不堪岁暮相逢处,只在巫山十二峰。”注谓:“升吉甫走甘肃,乞师攻陕。进兵至乾州,而闻逊诏。”又云:“不问苍生问鬼神,惟书亥字与时人。空留暗记如蚕纸,去作长楸走马身。紫凤放娇衔楚佩,金华归驾冷龙鳞。东西南北皆垂泪,不为君王杀灌均。”则记逊政颁诏事,以摅余撼。当武昌告警,朝贵集议,盛杏孙谓兵贵神速,亟调姜(题桂)、张(勋)军驰往,旦夕可定。朗月华贝勒以军谘大臣与议曰:“涛邸未归,孰敢主者。”众默然。后数日,涛邸始归,决用新军。以陆军大臣荫昌帅之,迟回始发,复节节阻滞,遂成燎原之势。是得尽诿之气数哉?

66.郑箴《拾翠集锦诗文余稿》,已佚。郑箴,事迹无考。《河北省志卷83出版志》志:“《拾翠集锦诗文余稿》,枣强郑箴撰。”

67.汪大业《集陶诗》一卷,已佚。汪大业,事迹无考。《南浔镇志·丛录》载:“汪大业:《医门纲要》四卷、《伤寒津要》四卷、《保婴大成集》四卷、《笠岑遗草》、《集陶诗》一卷。”

68.朱世弼《浮山集唐》三十六绝,今存。《枞阳风雅》“朱世弼”条载:“字翼公,号筑崖。国子监生。历任山东聊城县丞、福建场盐大使。著有《一经楼诗集》。”《浮山志》卷八称其字筑岩,浮山人,并载其《浮山集唐三十六绝(有引)》,其序云:

吾家先垄在浮山之东,岁时祭扫每过必游。尝读雷半窗“天风花鸟”之句,如青莲居士登黄鹤楼题“眼前有景道不得”,留恋久之,又觉技痒。因思唐句中有暗合岩洞之名而摘取之,集成三十六绝,以配三十六岩,自笑拾人余唾而效捧心,敢曰“棋逢敌手”,断要打破远录残坪,踢翻从前公案,惊醒半窗,醉煞花鸟,以骇游人之耳目耶!时随行者长男玑、次男程,命其书于岩洞之石壁,并志集诗之意云。

69.无名氏《老司城八景集唐》《新司城八景集唐》《新司城春夏秋冬四景集唐》,今共存22首。《卯峒土司志》卷六《文艺志》载。

70.吴德显《浮山集唐》,今存。《浮山志》卷八载吴德显(白生,邑人)《浮山集唐(有引)》三十四首五律。其自序云:

三一居士曰:浮渡山石屋岩廊神工鬼斧,俱足洞天福地之奇。胡伯玉先生志载之颇详,其楼板已失,后游者仍莫知其名。昔九子失传,而太白联句遂改九华。余因摘唐人咏一一标之,可按此而识其所在矣。惜少唐诗,有未工者,倘蒙同心为之,稍易。余之幸,亦浮山之幸也。

71.恽氏《集唐咏怀集》,已佚。《历代妇女著作考》载:“《集唐咏怀集》,(清)恽氏撰(未见)。氏,江苏武进人,丹阳吴维伯妻。”

72.段立本《秦淮集唐律》,不知存亡。段立本,霍丘人,事迹不详。新修《霍丘县志》据民国十七年《霍丘县志》记载了他从事教育的一件事:

段立本授业,有一戎姓牧童,每日站在门外听讲。问其所听,皆能对答。立本便让他入塾就读。戎家埋怨说:“我家很穷,孩子读书,不事生产,将何以为生?”立本爱其才,愿付给家长工钱,供牧童读书。

常任侠《儿时影事》载:

段立本字蓼渔,霍丘人。才华富赡,文采昳丽,尝为《秦淮集唐律》四十六首,《应试集唐律》八首,《下第集唐律》八首,清新绵丽,用成句如己出,传诵一时。余最爱诵之。段著有《蓼浦渔舟赋》,载《霍丘县志》。

73.洪世授《集陶诗》,已佚。洪世授,事迹不详。《掘港镇志·诗文选、文苑》载:“《集陶诗》、《亦颦集》、《颦余集》,洪世授。”

74.经迪济《集李杜诗》《集陶诗》,不知存亡。经迪济,事迹不详。《铜山县志》载:“经迪济,《集李杜诗》,又《集陶诗》。”

75.刘如珠《集唐游仙诗》,不知存亡。清况周颐《眉庐丛话》载:“桂林刘智圆(如珠),十岁能背诵《全唐诗》千首。(有《集唐游仙诗》)”

从上文统计,同、光、宣三朝以及难以确定成书年代的集句诗集(或卷)保存到今天的至少有唐存一《静轩集唐诗抄》八卷、《补遗》五卷、《补遗续编》四卷,何桂清《使粤吟》三卷,宋祖骏《律陶》一卷、《律杜》一卷,李应观《碧桃轩集唐》四卷,陈淑英《集句》二卷,华嵘《集唐人句》一卷,吴仰贤《集杜诗附存》一卷,李寿萱《谷诒堂集古诗抄》初、续集十三卷,沈寿榕《玉笙楼集古诗抄》一卷,谭国恩《集陆别编》一卷,冯清宇《集句诗》一卷,蔡泽宾《集陶诗》三卷,周天麟《水流云在馆集杜诗存》一卷、《集苏诗存》一卷、《集唐诗抄》八卷、《集唐诗抄》一卷,奕《萃锦吟》八卷,孙毓汶《迟盦集杜诗》一卷,汪芳钟《天美遗集》、任瑛《梅花书屋集梅》一卷,史久榕《麝尘集》不分卷,蔡寿臻《集句选钞》二卷,徐兆丰《集句》一卷,王祖荫《集古篇》一卷,陈肇兴《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郭阶《集选诗》一卷,邹宝僡《云锦天衣集》二卷,戴锡钧《采百集》二卷,李晋熙《漉云斋集句》十二卷,赵嵩芝《集句》,王树柟《集李杜苏黄》,沈韵兰《集唐诗》一卷,丁尧臣《集唐酌存》五卷,张先棠《岭南集古诗卷》不分卷,胡钦《赐阁外集(集李诗)》,许懋和《集其清英集》一卷,王以慜《檗坞诗存别集》二卷、《檗坞集唐杂感诗》一卷、《檗坞诗存集杜》二册,《鲛拾集》,易顺鼎《集韩》一卷,强振川《集句诗》一卷,赵黼鸿《集句》一卷,吴怀清《借浇集》一卷,爱新觉罗·载滢《一山房集陶》二卷、《红楼集咏》六卷、《清素堂丛稿》二卷,徐兆玮《集义山诗稿》一卷,廉泉《南湖集古诗》一卷,许承尧《集傅青主诗句》不分卷,孙肇圻《缀珍集》一卷,谢世瑄《松桂堂集句诗》,味莲氏《惜花怨集唐律》一卷,项继贞《集唐诗二十律》,孙明经《衲杜集》一册,李廷璧《跨鹤轩集唐诗》一卷,林文翰《集句诗存》一卷,谢鼎镕、吴闻元等《三家集陶诗》一卷,无名氏《集句桂花诗》一卷,休休居士《集谚语诗》一组七首,许巢云《辛亥纪事集句》,朱世弼《浮山集唐》三十六绝,无名氏《老司城八景集唐》、《新司城八景集唐》《新司城春夏秋冬四景集唐》,吴德显《浮山集唐》等69种,数量虽略少于雍乾时期,但比顺康和嘉道咸两个阶段都略多一些。

清代集句诗集(或卷)的创作数量非常惊人,根据前面的数据,仅保存到今天的就有顺、康两朝的58种,雍、乾两朝的76种,嘉、道、咸三朝的39种,同、光、宣三朝68种,共计242种。如果再加上明代34种,明、清两代现存的集句诗集有近280种。以上的统计虽然挂一漏万,但仅现在这个数据,其数量已是宋、金、元三朝集句诗集总和的20多倍。这充分表明,集句诗创作在明代已非常发达,至清代则实现了高度繁荣。众多的诗人参与创作,大量的集句诗集传世,不仅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集句诗的价值,也给今天的集句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081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515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944页。###http://copies.sinoshu.com/copy2390257;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ybooks/1/32056.shtml;http://www.mrbook.net/book_2390257.html.###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548页。###(清)宣统湖北通志局:《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736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791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548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530~1531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314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476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569页。###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凤凰出版社,2007,第215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787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036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370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584页。###(晋)陶渊明:《陶渊明文集》,清同治三年何氏笃庆堂《陶渊明文集》附录。###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347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635页。###徐效钢:《庐山典籍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第160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8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451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650~1651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685页。###(清)沈葆桢等:光绪朝《重修安徽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53册,第793页。###(清)沈葆桢等:光绪朝《重修安徽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53册,第18页。###(清)赵之谦、刘绛:《江西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58册,第658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9页。###(清)赵之谦、刘绛:《江西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58册,第677页。###(清)曾国荃等:《湖南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68册,第15页。###(清)曾国荃等:《湖南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67册,第15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469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60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327页。###汪辟疆著、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中华书局,2008,第711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659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686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647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878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733~1734页。###台湾文献委员会:《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传篇、人物表篇)》,1998,第436页。###陈肇兴:《陶村诗稿》,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台湾)龙文出版社,1992,第107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934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766页。###(清)宣统湖北通志局:《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280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784页。###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第534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443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842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784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90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562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824页。###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凤凰出版社,2007,第223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053页。###胡文楷:《历代妇女著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372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841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134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570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855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855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06~107页。###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凤凰出版社,2007,第226页。###易顺鼎:《集韩》,民国线装书,安徽图书馆藏。###杨参政:《强镇川先生传》,《宝鸡县文史资料》第2辑,第185~189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564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615页。######董文成:《清代满族文学史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第336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115页。######李治亭:《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227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1927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879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332页。###王灿炽:《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北京出版社,1985,第186页。###鲁勇、鲁军:《历史的诉说:清宦与青岛》,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第49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11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606页。###安徽省图书馆:《安徽书目文献》,安徽人民出版社,1961,第361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657页。###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第2019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2295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387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529页。###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凤凰出版社,2007,第227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783页。###(清)宣统湖北通志局:《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738页。###(清)宣统湖北通志局:《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763页。###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369页。###(清)宣统湖北通志局:《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264页。###(清)宣统湖北通志局:《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280页。###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1364页。###http://www.gujibook.com/gujide_99820/;http://copies.sinoshu.com/copy2273595/.###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第2635页。###(清)李宝嘉:《南亭四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第204~206页。######(清)龙顾山人:《十朝诗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第1035~1037页。###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卷83出版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第43页。###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第412页。###枞阳诗词学会:《枞阳风雅》,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第389页。###(清)吴道新:《浮山志》,黄山书社,2007,第186~190页。###向子奇、向子清著、张兴文等校注《卯峒土司志校注》,民族出版社,2001,第45~57页。###(清)吴道新:《浮山志》,黄山书社,2007,第193~200页。###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636页。###霍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霍丘县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第686页。###郭淑芬、常法韫、沈宁:《常任侠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167页。###掘港镇志编写组:《掘港镇志》,江苏省如东县印刷厂,1981,第258页。###江苏省铜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铜山县志》,中国社会科学院,1993,第775页。###(清)况周颐:《眉庐丛话》,《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第356页。######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