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字数【优选文案93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字数
1、本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
2、尼采认为,宇宙间的能量是有限且不灭的,而时间是无限的,有限的能量在无限的时间中运行,必定重复出现。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件事,每一段历史,都会无限重复、重复、重复,反反复复,循环往复,永恒轮回。“万物方来,万物方去,永远的转着存在的轮子。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的时间永远的运行。离而相合,存在之环,永远地忠实于自己每一刹那都有生存开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字数)。
3、我们都向往托马斯在遇见特蕾莎之前的“轻”,因为那样自由、酣畅,我们可以无拘无束的生活在自己的轨迹中,不会因为某些人放弃自己的计划。这样的“轻”是我所向往的,但更应该是被类似婚姻这样的关系所束缚的人所向往的。托马斯对于除了特蕾莎之外的任何女人都不叫做爱,因为爱是要一个人勇于承担这份爱背后的生命之重的,“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对想与他共眠的的欲望体现出来的”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轻”,所以他没有真正的爱。那时的他很幸福的保持着专属于他自己的“性友谊”的小确幸,这份小确幸中没有所谓的生命之重需要他背负,他在肆意妄为的贪恋着这份生命之轻。
4、前几日看了《GoneGirl》,消失的爱人,通过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讲述了一对夫妻Amy和Nick的婚姻。
5、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6、事实上,他很快使自己忘记了妻子、儿子以及父母。他们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便是对妇女的恐惧。托马斯渴望女人而又害怕女人。他需要在渴望与害拍之间找到一种调和,便发明出一种所谓“性友谊”。他告诉情人们:唯一能使双方快乐的关系与多愁善感无缘,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
7、“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职责重负。”但这种重负在这个轮回不存在的世界里,没有好处---“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在书的开头,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我们在没有好处的一次性*中,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期望得到肯定与唯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当托马斯将特蕾莎比作树脂的篮子里抱出的孩子时,他们俩命运的缉畔便开始将他们牢牢束缚,再也不能放开。正因他们是昆德拉笔下的第三类人:“务必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他们透过爱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重,没有了爱,就务必应对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的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但这种重也使他们的处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正因人类的爱并不是只有无条件的付出,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回报,期望得到和自己付出说相同的一份爱,正因只有这种回报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好处。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认为人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只有透过与他者的交流来找到自我。托马斯与特蕾莎也正是如此,为了找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他们互相爱着也互相纠结着。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8、他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9、我们的梦证明,想象-梦见尚未发生的事情-是人类最深层的需要之一。
10、Thereisnomeansoftestingwhichdecisionisbetter,becausethereisnobasisforcomparison.Weliveeverythingasitcomes,withoutwarning,likeanactorgoingoncold.
11、这天,她努力去相信托马斯的话(尽管只是半信半疑),努力使自己和平常一样快活。可白天平复了的妒意在她的睡梦中却爆发得更加厉害,而且梦的终结都是恸哭。
12、 他特别强调说出的“女人”这个词,对他而言,不是用来指称人类的两种性别之而是代表着一种价值。并非所有的女人都称得上是女人。
13、该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
14、 希特勒和爱因斯坦,勃列日涅夫和索尔仁尼琴,他们之间的相似远远多于不同。
15、文章中不允许掺杂个人见解和感触(站在上帝视角描述故事,不带个人情感和评价)
16、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
17、Whatweaponsdidshehaveatherdisposal?Nonebutherfidelity.Andsheofferedhimthatattheveryoutset,theveryfirstday,asIfawareshehadnothingmoretogive.Theirlovewasanoddlyasymmetricalconstruction:itwassupportedbytheabsolutecertaintyofherfidelitylikeagiganticedificesupportedbyasinglecolumn.
18、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19、而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意识到这个“轻”是虚无。
20、他和特蕾莎在七年之后分开了,缓缓驶向“重”的托马斯又一次自认为回到了“轻”的领域,可他做梦也无法想到,他学会了承担责任,也就是那份生命之重现在正背负在他身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变得不能再回归“轻”了,所以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蕾莎。
21、我猜,每个人的必读书单里都有那么几本“如雷贯耳”的书,一直说要读,却一直没有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我来说就是其中一本。
22、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23、我们不是为了惩罚而呼吁惩罚,是要用惩罚来消灭惩罚
24、该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25、鲁迅成名晚于周作人,周作人一度领袖文坛,一是他外语好,翻译上贡献大,二是他阅读量大,对世界文学更了解。他是京派开山之祖,沈从文是第四代,林徽因等人是第三代,废名等人是第二代。周作人扶持过很多人,但他性格疏懒,不愿参与组织工作。鲁迅编杂志、推新人、提口号,或有争文坛地位的意思。
26、可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特丽莎内心的防线终于崩溃,她从苏黎世回来了布拉格,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托马斯,因为托马斯的鬼混与浪荡让她终于受不了了,可特丽莎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托马斯会回来找她的。
27、 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男人总想改变女人,女人亦想改变男人),而只是想教它一门基本的语言,使它得以与人类彼此理解,从而共同生活。
28、深意: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编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29、一个问题就象一把刀,会划破舞台上的景幕,让我们看到藏在后面的东西。
30、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能在深思熟虑之后,冷静客观的做出决定的人。但我也相信,有些决定,是在思考的过程中,还未成熟的做出的。就像一个小小的“早产儿”,你还没有做好准备,它就诞生了。而人只能活一次,无法验证哪个决定是对,哪个决定是错,托马斯幸运的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我们呢?
31、米兰·昆德拉是一名捷克裔法国作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32、这种痛苦因想象而加剧,又因一百种回声而延长。
33、“同情”一词的意思是,我们不能看到别人受难而无动于衷;或者我们要给那些受难的人以安慰。近义词“可怜”意味着对受苦难者的一种恩赐态度。“可怜一个女人”,就意味着我们比她优越,所以我们要降低自己的身分俯就于她。这就是为什么“同情”这个词总是引起怀疑,它表明其对象是低一等的人,这是一种与爱情不甚相干的二流感情。出于这种同情去爱一个人,意味着不是真正的爱。
34、但实际上,我又觉得我们将自身的失望、怨怼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们放下拯救自己,而将期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35、责任?他儿子向他提起责任?这是任何人能向他使用的最糟糕的字眼!
3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里莎是爱着托马斯的,她无法理解托马斯在爱着她的同时与无数的女人做爱。这是特丽莎,她坚持着道德与良知,拥有生命的重量。托马斯同样是爱着特丽莎的,在他心目中特丽莎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所以他给了特丽莎婚姻。可他同样也很痛苦,他在有着妻子的情况下与情人做爱,这是对妻子的秘密背叛,可他又坚持灵肉分离,不谈爱情。
37、生活在真实之中,既不对我们自己也不对别人撤谎,只有远离人群才有可能。在有人睁眼盯住我们做什么的时候,在我们迫不得已只能让那只眼睛时候,我们不可能有真实的举动。如果说他的不忠尚不足以伤害她的话,他断定挑明她的对手会使她不舒服的。
38、我们都需要有人看着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希望承接的不同目光,可以把我们分成四种。第一类人期望着无数双隐名的眼光,换句话说,是期待着公众的目光。那些极其需要被许多熟悉眼睛看着的人,组成了第二类。再就是第三类人,他们需要经常面对他们所爱的人的眼睛,他们和第一类人同样都置身于危险处境,某一他们爱着的人儿闭上双眼,他们的空间将进入黑暗。最后是第四类,这一类人最少。他们是梦想家,生活在想象中,一双远方的眼睛之下。
39、“一次不算数”可生活确确实实只有一次。当下的世界短暂幻灭,毫无好处,可你有不能否认此刻自己强烈的存在感。
40、特蕾莎对卡列宁是一种无私的爱,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却偏偏爱上了生命中“轻”大大多于“重”的托马斯,最后她也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重”跑到工程师那里,让“重”变成了“轻”。
41、 唯一能使双方快乐的关系与多愁善感无缘,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
42、第一次知道米兰。昆德拉是在深雪的《爱经述异》中,书中的女主角期望透过无尽的付出来换取男主人公对她的爱,于是就举了特蕾莎的例子来自勉,期望所爱的人能从众人中走向自己。正因这个情节,让我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误认为是一个女生的坎坷恋爱史,直到读了原著之后,才知道远非如此。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的闪现着,感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离开文本。回望自身,我们也能够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43、所有的情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自己的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不允许违反。
44、 经历的生命之重让我们脚踏实地,而生命之轻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著名的实验,温水煮青蛙一样,短暂的舒适之后便是水生火热的煎熬和痛苦,就像是一条潜伏的蛇慢慢钻进人的心底,走过的地方,凉飕飕的,紧接着便是一点点的噬咬,又或是一股阴冷的风,吹过燥热的心,因空虚而发出巨大的回响。
45、别到处沾花惹草,外面的野花永远比不了,家里的花香。
46、 但是,重,便是真的残酷?轻,是真的美丽?
47、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48、这可真是个不轻松的提问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而每一次选择题只能做一个决定……每一个决定都是那么的沉重,所以有人会选择逃避,不做任何决定,不为任何决定所困。
49、Hewouldtellhismistessestheonlyrelationshipthatcanmakebothpartnenhappyisoneinwhichsentimentalityhasnoplaceandneitherpartnermakesanyclaimonthelifeandfreedomoftheother.
50、PS:自从看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觉得楼下的两只流浪狗很像卡列宁,特别是小眼睛的那只,贴个图给大家看看。要不是胖胖怕生,好想领养它们,特别乖的两只狗,感情也好,总是一起来去,相伴相随。
51、Whenwewanttogiveexpressiontoadramaticsituationinourlives,wetendtousemetaphorsofheaviness.Wesaythatsomethinghasbecomeagreatburdentous.
52、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他变得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他想出了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53、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54、正因为历史的战争没有永无休止地重演,那些事不复回归,所以革命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
55、在特丽莎向托马斯道出自己针刺手指的梦的同时,她不甚理智地暴露了自己曾搜过对方的抽屉。如果特丽莎是另外一个女人,托马斯再也不会与她说话了。特丽莎明白这一点,说:“把我赶走吧!”与之相反,他抓住了她的手,吻她的指尖。因为那一刻他自己也感到指尖痛,如同她的指尖神经直接连通着他的大脑。
56、特蕾莎的忠诚是维系他们感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马斯是如此的滥交。因此似乎本书中最该同情的主角就是这个可怜的女生。她竭尽全力的想摆脱自己往日的生活,脱离由母亲、小酒吧所代表的肮脏、低下、无耻、不加掩饰的生活。她抓住命运的契机,以为能够摆脱。但她却悲哀得发现,她依旧与别人一样,托马斯的滥交使得她的身体毫无独特之处。于是她埋头工作,她尝试与陌生人做爱,她劝说托马斯到乡下。当她最后独享托马斯的时候,她却意识到自己爱卡列宁(狗)超过托马斯。
57、 非如此不可!必然,沉重,价值,这三个概念连接在一起.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这是贝多芬的音乐所孕育出来的信念。
58、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何为轻?何为重?(上)。
59、当我们想要表达生活中一个戏剧性的情况时,我们倾向于使用沉重的比喻。我们说某事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
60、背叛意味着打破常规。背叛意味着打破常规,进入未知的世界。萨宾娜知道没有什么比进入未知世界更伟大的了。
61、她在熟睡中深深地呼吸,紧紧地攥紧着他的手(紧得他无法解脱)。他又一次感到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
62、 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
63、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期望在那里留下足迹,我们期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因此就注定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64、如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秒都重复了无数次,我们就会像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在永恒中。这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65、关于kitsch,我所不解的(亟待我考证的)如下:
66、萨比娜一生都在追求“轻”,更追求“媚俗”的对立面。
67、萨比娜曾对托马斯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萨宾娜痛恨媚俗,而爱情中的种种占有表现,无疑说明这就是一件最媚俗的事情,对爱情的渴望,浪漫到不可救药。
68、他不断回想起那位躺在床上使他忘记了以前生活中任何人的她。
69、人类的博爱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此处很想讨论一下当下时事,怕被群殴,认怂)
70、 任何政治非建立在更改的态度之上,而是以表演、形象、词语、老套等为基础,其总体构成了这种或那种的政治媚俗。
71、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72、夜里,她来了,看来比以前更加优雅,腋下还夹了本厚厚的《安娜·卡列尼娜》,并且她看着情绪不错。
73、Themoreyouread,themorechance
74、不为任何决定所困,一辈子都飘在半空,活在一朵幻化而美丽的云里。
75、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故事概括+经典对话(要求和其他部分区分开来)+作品表达的主观思想
76、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餐厅里一个叫特丽莎的女侍,而爱也让托马斯违反了自己制定的法则,他娶了特丽莎为妻。
77、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职责,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78、人生的痛苦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特蕾莎错误的选择,让她背负了生命之重,但这个选择却是必选的,是她无论如何多少个选项摆在它面前却还是要选的。因为她想去证明她母亲的是错误的,所以她积极求证,却在求证实中遇见了这个叫托马斯的男人,她以为托马斯就是这个选择的证明,最后却发现这个选择根本就是错误的。
79、这是一场三个人之间的爱情,托马斯在爱着特丽莎的时候也同样需要着萨宾娜。
80、我小说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种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也一样地被他们惊吓。他们每一个人都已越过了我自己固定的界线。
81、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82、人生亦如斯。你贪图的轻,或许会横成一道沟壑,阻止你前进的脚步;而你背负的重,或许会化成一座桥梁,收获到追逐梦想的机会。是的,“投机”未必可以取巧,“捷径”未必能够行远。惟有担得起生命之重,方能建得成通往未来之路。
83、 甚至要说,他们做爱远远不具有事后睡在一起时的愉悦.托马斯得出结论: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激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84、因此,她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她在自我约束与苛责中艰难前行。她活得实在,也活得痛苦。
85、因此,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生活最强烈的充实的形象。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就越接近地球,也就变得越真实。
86、 (73页:崇拜灵魂却受不了,肉体是快乐的。)
87、1958年,昆德拉发表作品《玩笑》,该书出版为他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1968年8月,苏联共产d入侵捷克,《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因此遭受迫害,所有作品从这个被占领的国家的书店和图书馆消失。之所以要提到昆德拉的早期作品《玩笑》这本书和“苏联入侵捷克”这一政治事件,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捷克社会,正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88、他会告诉他的情妇们,唯一能让双方都幸福的关系是没有多愁善感的地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要求另一方的生命和自由。
89、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
90、米兰昆德拉用他的哲思,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91、背叛是能够想得到的罪过中最为可恨的一种。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如果我们背叛乙,是为了我们曾经背叛了的甲,那倒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抚慰了甲。
92、尼采提出这一哲学概念,是为了否定“彼岸”这一极具宗教色彩的概念,以及人类对于“彼岸”的盲目的追求。尼采认为当下、现实的世界和人生,才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因为,无论我们活多少次,都是重复现世的一切,一切的悲,一切的苦,一切的错误,一切的快乐,一切的美好,都将以亘古不变的模样呈现。没有彼岸,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不要有任何谵妄之想,过好当下的人生,就过好了永恒的人生。